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频道 > 文化观察>正文

恐怖组织与恐怖主义最害怕什么

时间:2015-05-12 15:32:30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字号:TT

 

作者:曾守正,厦门大学国际关系硕士。

恐怖主义最害怕富裕公平的多元化社会

从3·01昆明火车站袭击案到5·22乌鲁木齐北街早市袭击案,短短3个月内中国发生多起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公众感官一致的可能是,中国已进入恐怖主义活动高发期,类似事件可能在近一段时间内继续发生。人们为此感到恐慌,但除了动用准军事力量进行打击和网上点蜡烛祈祷外,有许多观念我们或许需要进一步廓清。

恐怖主义分子往往由社会边缘群体中的少部分人构成,他们有着相似的社会经历,如生活条件落后、缺乏教育、未能获得足够多的开放机会等等。他们很可能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乃至绝望,从而对主流人群充满憎恨。恐怖分子往往选择对不特定群体进行无差别杀伤,从而营造出人人自危的不安全社会,以此实现特定的政治诉求,或者达成单纯情绪宣泄的目的。

恐怖主义都存在一定的思想基础,其发起者往往通过扭曲特定宗教教义控制一些边缘人群的思想,从而消除恐怖分子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畏惧感,将他们破坏、杀戮的行为从观念上合法为通向“正义”的道路。

恐怖主义看上去手段凶狠,甚至很乐意采用同归于尽的手段,但事实上,当一个组织需要采取这种极端方式来实现目标时,他们比看上去的要脆弱许多。恐怖组织再凶残、再隐蔽,他们也有依托的基础和试图实现的目标,也会因为基础丧失、目标无法实现而瓦解。因此,对社会而言,我们需要知道恐怖主义害怕什么,这将成为我们反对恐怖主义的基础。

恐怖主义最害怕一个经济富裕、教育普遍且公平、机会开放且平等的多样化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即便是非主流群体也能得到不错的工作,享受与主流群体一样的受教育权利、社会福利,在生活中得到尊重并且相信通过努力工作就能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因此,恐怖主义的温床——贫穷、不公平、无机会的绝望——将会不复存在,恐怖主义的吸引力将远远低于世俗生活,不会有太多人支持这类破坏活动,更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个虚幻的乌托邦放弃充满希望的现世生活,恐怖主义也就失去了社会基础。

恐怖主义惧怕同质温和宗教思想的竞争

恐怖主义同样害怕来自同质的温和宗教思想的竞争。人不光只会吃饭喝水,人还需要思考自我,思考世界。宗教给了这些问题一些答案,虽然答案各异,态度不同。温和的宗教思想不会寻求对现状的破坏,他们往往能够引导信众在坚持宗教信仰的同时投身现世生活,进而稳定社会。同类的、温和的宗教思想不是恐怖主义的鼓动者,相反,他们是恐怖主义的大敌。历史上许多激进宗教团体对待相类似温和宗教团体,其凶残程度一点不亚于对待异教徒,这恰恰说明恐怖主义在温和宗教思想面前是极端脆弱的。让温和的宗教团体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保证他们的安全,这是恐怖主义更为畏惧的。

恐怖主义者虽然表现得无所畏惧,但其实他们害怕精确地惩罚。作为个体的恐怖分子一般不惧怕死亡,但是担心“事业”后继无人。因此,恐怖主义本身并不害怕简单的惩罚,相反,他们特别喜欢人们将这种惩罚上升到对特定群体或宗教的报复,因为这样将逼迫许多人从原本温和立场转向激进,他们将拥有更多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此言之,恐怖袭击发生后网上出现的一些向特定群体或宗教复仇的言论就显得十分幼稚,这将成为恐怖主义最好的帮手。将恐怖分子与一些群体中的普通人精确隔离,而后对他们进行惩罚,不但可以打击恐怖组织本身,而且可以避免他们获得更多帮助。

精确打击和多国协作能让恐怖组织无处容身

恐怖主义的目标之一是对社会既有规范、制度的破坏,因此,他们惧怕社会既有规范、制度在他们破坏行为发生后变得更为强大和可信。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后的所有惩罚行为都必须依靠对既有社会规范、制度的遵守,而不是随意的自行突破既有的规范与制度约束,否则这会在后果上与恐怖袭击无异,更可能使得恐怖分子认为他们的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更重要的是,这能维系社会的底线,维护一些本已处于边缘地位群体应有的合法权利。

恐怖主义组织需要生存基地,因此他们害怕无处躲藏。恐怖主义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他们需要固定的地域以持续获得策划、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能力。恐怖主义有内生和外生两种来源,在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思想、组织一样可以很方便地跨越国境,与另一国国内的特殊群体相互结合。因此一个国家的治理失败便可能成为恐怖主义的策源地,进而影响另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区的稳定。而当许多国家共同联合起来,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有效的全球或地区治理,恐怖组织也将失去其生存基地。所以,恐怖主义害怕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联合打击,这样将使他们在持续的被压制状态下无法实施任何有效的恐怖活动。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