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托尔写道:“今年初春,我的学校部分沦陷。中国国旗自豪地飘扬在操场上空。”从中,可以体会这个英国校长复杂的心情,要接受这样一个“先锋味”十足的实验--请5名中国老师来上一个月的课,且完全按照中国课堂的“规矩”,所要面临的舆论压力难以预测。果不其然,当这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在8月4日才播出第一集,英国媒体、社交网站沸腾了,仿佛人人成了“国际教育比较研究专家”,而相关幕后细节也被一一挖出,俨然成了这个盛夏英国最热闹、也最意外的新闻。
与BBC的约定:“演绎”原汁原味中国教育
因为BBC的这部纪录片,5名中国老师红了,不只因为他们的学科水平,更因为他们毫无语言障碍地把中国课堂上的“经典场景”搬上英国课堂。参与录制的这5名中国教师其实很有特色,2名老师来自国内名校,分别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组长、省特级英语教师李爱云,以及杭州外国语学校的“80后”数学教师邹海连,平时主讲IB数学(一门国际课程)。其他3名老师均为英国本土的中国老师。以第一集中人们印象深刻的“蝴蝶结老师”--科学老师杨俊(音)为例,她在英国学校从事了10多年教学。
可以说,这是一群当今教育群体里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熟悉世界教育趋势,甚至深谙西方课堂的教学“招数”。那么,为何还会出现“统一校服”、“集体做早操”、“一天12小时学习”、“夜自修”、“50人大教室”、“值日生”、“班干部”、“眼保健操”这样的怀旧场面?要知道,不少场景在中国而今的课堂也已成为历史。
这似乎出于BBC与5名老师的一项重要“约定”:把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尤其是与英国教育对比强烈的,搬来吧!根据已披露信息,BBC在选择老师时有3条要求:第一,教龄满5年;第二,从事英语语法、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第三,全英文教育。需补充的是,根据媒体已披露的信息,BBC在与中国老师沟通时还反复强调了一点:希望他们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
“因为文化差异的冲突往往能带来戏剧性与喜剧效果。”也难怪,英国媒体在第一集播出后就打出这样一个评论标题:“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记一部文化差异下的喜剧”。
有人要掀起“教育保卫战”,有人力挺中国老师
不过,这毕竟不是一部仲夏夜的轻喜剧,围绕这部纪录片,英国不少学者坐不住了。8月4日,《卫报》刊登特约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的评论《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詹金斯历任《泰晤士报》和《伦敦晚旗报》总编,他以犀利的言辞质疑:中国已逐渐意识到“超前教育”的问题所在,为何英国政府却下决心效仿这种教育方式?
“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排名榜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繁荣、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那么,为什么中国式教育对英国的部长们如此有吸引力呢?”西蒙·詹金斯似乎要掀起一场有关英国教育的保卫战,而像他这样的学者还有一些。
相比之下,英国民众态度更为缓和。BBC的这部纪录片播出不久,推特上的英国观众已经“吐槽”一片。有人说:“为什么要诋毁一个学生学业能力比我们强的教育体系呢?是的,它是外国的,但它显然是有作用的。”也有人对英国的下一代忧心忡忡,“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所谓成年人在推特上那么没素质,没底线,没自律,缺乏尊重,不知廉耻吧。”、“真让我失望,我们创造了不懂得尊重的一代人。对老师如此,对警察、对议员、对家长、对任何人都是这样。”还有人恨不得跳进电视里帮中国老师维持秩序,有人留言:“不,孩子!她(中国老师)说你学得不如中国学生好,不是说你不聪明!”
“先锋校长”的重要发现:中国文化才是真正助力
毫无疑问,英国掀起的这场“大讨论”俨然把博航特中学变成时下英国最红的一所中学。尼尔·斯托尔在BBC上发文谈到自己所在学校的教育冲突:“中国的教育方法同英国的青少年文化以及价值观发生了冲突。我们的学生一直习惯于向老师发问--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得到尊重。”
博航特中学虽比不上伊顿、哈罗,但在英国也算是一所有名的优质中学,还常常在英国主流媒体上“露面”。有意思的是,尼尔·斯托尔在英国也算是“先锋校长”,《每日邮报》2010年夏天就曾报道这名校长决定提前放学时间,只为满足孩子们回家看世界杯的请求。英国有评论认为,在教育的冲突下必须看到中国教育的优势,“作为如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中国式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毋庸置疑”。
尽管“蜜月期”并不甜蜜,但校长尼尔·斯托尔也谈到他在中国老师加盟数天后的重要发现:“孩子们开始接受中国方式,也有作用。不止是教学方式,还有整个中国文化价值观。”
“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东西,觉得这有助于他们记忆。一些更出色的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上的演说式授课法。而我则从这次教学实验里学到了两点:延长一天的学习时间对学生们是有益的;老师们也可以时不时地在教室里尝试一下独白式授课法。”尼尔·斯托尔来过上海,走进过中国的课堂,此番与中国教师深入接触后,他说,上海的学生之所以在PISA(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测试中拔得头筹,并不能归功于先进的教学方式,中国父母、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助力。首席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