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有了新变化,辟谣也有了新难题
“软”谣言 为何更难打?
资料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制图:蔡华伟)
资料来源: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和媒体公开报道(制图:蔡华伟)
事件性、具有重大影响和社会危害的谣言变少,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谣言变多——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无论是网友直观感受,还是业界专家观察,对这一变化都有共识。这类谣言看似比较“软”——有些披着科学的外衣、有些温情脉脉,但针对它们的辟谣,却似乎更难。很多过一段时间就重新流行一轮的老谣言都属于这类,比如今年广为流传的3岁女孩被拐、猪肉生虫等老谣言。这些谣言有何迷惑伎俩?为何广为传播、辟而不绝?
利用传播规律,特点有章可循
“故事”编得精彩,图片数字暗示可信,用语唤起恐惧同情等心理,靠“实用”博转发
“根据我的经验,越是耸人听闻的,越是邪乎的传闻,就越是谣言。”国家网信办发言人、网络新闻传播局局长姜军日前接受采访时说。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首都互联网协会会长佟力强介绍,11月底,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发布了“网络谣言编造者造谣的八大手段”,其中比较常见的有6种(见图表)。此外,一些网友整理的辟谣方法和图例等也在网上广受欢迎。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微信等合作推出的首期微信谣言分析列出了一个说服公式:数字化+多图+恐怖后果+恐惧情绪。255篇被举报的公众号文章中,27%都使用数字,但并无权威可靠的出处;平均每篇文章附带有3.56张图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谣言中有33%包含“毁容”“有毒”“致癌”“身亡”等相关词,使得人们出于自我保护和保护亲友的心理,扩散谣言。
“谣言文本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许静说,谣言多采用断言式的陈述、指令式的建议(命令、请求、呼吁、祈祷、恳求、邀请等方式促使他人行动),比如“告知家人朋友不要……”等。遇到这些内容,网民最好不要轻易相信、转发。
果壳网的主编徐来发现,健康类谣言往往凸显自己“有用”。比如,做个什么事情,就可以趋利;不做什么事情,就可以避害。通常这一类谣言还有“低成本”、简便易行的特点,很多只是花百十来块钱就能买个心安,容易使人相信。
“谣言传播迅猛,蔓延广泛,有意识的辟谣行动永远赶不上。”姜军描述的现象,早已成为诸多辟谣力量的共同思考。不少关注辟谣的网友表示,辟谣花费精力,而且相比“故事”编得精彩的谣言,辟谣由于论述、证据要充分,往往不够抓人眼球、印象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