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频道 > 热点>正文

“法治红利”提速中国依法控烟进程

时间:2014-12-29 16:01:58  来源:  作者:   字号:TT

 新华网昆明12月29日电(记者吉哲鹏)“在依法治国的理念下,依法控烟的进展尤为可喜,控烟工作的法制化有很大进展。”总部设在北京的民间科研机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宜群说,“从《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的公开征求意见看,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正在路上。”

  27日,吴宜群和十多位控烟、健康教育与法律专家在云南昆明参加了第三届“健康与发展·2014昆明论坛”。论坛回顾了中国正式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控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认为依法治国理念推动中国依法控烟提速,但执法难、认知不足等多种阻碍因素依然存在。

  来自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高达7.38亿,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高达100万,超过了艾滋病、结核病以及自杀等死亡人数的总和。

  云南超轶健康咨询中心主任李晓亮介绍,此次论坛以“全面履约,从点滴做起”为主题,来自卫生、教育、法律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近年来有关控烟工作的研究成果、工作经验和策略建议等。

  在论坛上,控烟人士认为,依法治国理念对于推中国控烟的法制化进程意义重大,更是全面履约的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即将满9年。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学校及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等方面都有了控烟政策法规,而且控烟范围和趋势还在继续扩大。”李晓亮说。

  今年11月2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及交通工具禁止吸烟”等。此外,上海、兰州、深圳、青岛等地均出台了控制吸烟条例。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执行,这对于在艰难中推进的公共场所禁烟,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吴宜群说。

  但困难依然存在。李晓亮认为,与其他领域立法不同,由于长期受到有关烟草信息的误导,中国公众普遍对烟草危害认识不足,控烟立法还缺乏牢固的民意基础。面对众多吸烟者和二手烟暴露者,要实现减少烟草使用所致的健康危害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仍然任重道远。

  “对烟草业变化多端的广告、促销和赞助新花样,执法部门经常感到的是无力和无据,而投诉者更是感到无奈和无助。”吴宜群说,“期盼修订后的《广告法》能够有效地‘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尽管无烟立法也在不断推进,但执法状况却并不乐观。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寿文说,在控烟当前的症结在于难以执行相关法律,缺乏具体的惩罚细则,或是惩罚力度偏低、执法主体模糊。同时,如何让公众知晓法律和知晓违法成本,还需要得到更为普及的烟草危害信息作为支撑。

  “在具体司法个案中,人们模糊地意识到烟草存在危害,但危害难以量化,难以进入诉讼程序。一些执法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烟草的危害,存在同情吸烟、认可吸烟、甚至自己带头在公共场所吸烟。”沈寿文说,“尽管如此,但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动下,控烟立法领域将逐步取得突破,法制策略也将逐步推进,有法可依才会让中国控烟站稳脚跟。”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