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2指挥中心的监控屏幕上可以看到,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很快到达现场 “碑林你好,南二环长安立交发生两车刮蹭事故,请派民警处理。”15:23,西安市交警支队122指挥中心民警通过电子警察巡检发现事故,第一时间联系交警碑林大队安排一线民警前往,3分钟后民警到场处理,15:30双方撤离去快速理赔。南二环由南向西转弯方向很快恢复通畅。 发生事故 交警10分钟内到场 在西安,像这样的车辆刮蹭、追尾等小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90%以上,为了提高事故现场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2014年6月1日,西安市交警支队实施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全市城区范围内1000余名一线执勤的网格交警(道路上的执勤交警)成为交通事故一级处理的主力军,发生事故10分钟内赶到现场,5分钟内撤除现场,大大缓解了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拥堵问题。 目前,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30万辆,全市90%的机动车都集中在主城区,城区车辆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400余辆,仅次于每平方公里3800辆的北京。由于西安棋盘式的道路结构和主城区封闭式布局,极易因交通事故造成大面积、长时间拥堵。以前,发生交通事故,是由全市不足300名的交通事故专业民警在全市范围各处事故现场奔波,一线民警只负责指挥交通,不处理事故,如果遇到雨雪天或是同一时间内有多起事故发生,三环内交警10分钟内赶至现场的承诺就很难做到,报警后等待交警的时间过长。 分级处理 小事故一线民警负责 “交通事故分级处理机制的核心,是以全市67个巡逻网格为依托,将适用简易程序处置的、车辆能自行移动的、当事人对事故及成因无争议的财产损失事故处理权限下放到网格中队。”交警支队事故处副处长洪冰介绍,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指挥中心依托122报警服务台,及时采用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当事人处理流程、快速理赔网点地址、电话,指导自行协商处理,撤离现场。这是前期处置。 对于事故事实清楚、符合快赔条件的,引导当事人到快赔网点办理赔偿事宜;对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财产损失事故,由网格执勤民警当场处置,出具事故认定书,这是一级处置机制。交警支队将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前移到一线巡逻民警岗位,早7时至晚8时发生的事故,都主要由一线民警负责。 对损失较大、车辆不能自行移动、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由事故中队民警处置,这是二级处置机制。事故民警还负责处理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 分级机制实行后,城区各大队的1000多名一线民警也加入进来,大大提高了接处警效率,从而缓解因事故造成的拥堵。各大队今年还成立了“快处办公室”,方便群众办理财损交通事故业务。 效果明显 因事故造成拥堵大幅下降 在122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民警贾玲的工作就是通过电子警察巡检发现全市的拥堵路段和交通事故点,并及时联系交警大队,从而安排一线民警前去处理事故。几点发现、民警几点到场、几点撤离,贾玲都会一一记录清楚。平均每天从她手上处理的交通事故就有七八十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事故发生后,我们联系二级指挥中心派民警,到民警到达,时间大大缩短了,接处警时间能保证在10分钟内,拥堵也少了。”贾玲说。 交警支队事故处事故审理科科长曹忠帅告诉记者,随着分级处置的推进,缓堵保畅效果日益明显。从去年6月1日至今年4月底,一线网格民警现场处置事故17542起,其中,进入2015年来,平均每天处置2000多起,4月日均认定事故74起,由网格民警认定的事故占车损事故的比例逐月上升。此外,还有3212例因为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及时撤离,造成交通堵塞,被交警部门处以200元罚款。三环内实际处警时间由原先的15分钟降到了10分钟内。因交通事故造成拥堵由原先日均18起下降到6起。 文/图 记者 袁玥 来源: 西安晚报 转自: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