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酒理财近半亏损 “纸白酒”现纸面繁荣
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白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的阵痛期。消费遇冷、政策压制、产能过剩和库存严重等问题,使酒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低谷,行业前景如何成为业内共同探讨的话题。
日前,泸州老窖、五粮液等白酒代表企业的负责人,在中国白酒东方论坛上纷纷表示,2014年的白酒行业将会更冷,调整期最短需要3年,长则要5年。而高端白酒价格的接连跳水,白酒现货市场的惨淡也已经传导到了白酒金融理财产品上。
《中国经营报》记者登录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网站发现,该平台上市的十几款产品中近半浮亏,亏损额度超过五成。其中,“水晶舍得2012珍藏版”最初发行价为780元/500ml,而12月3日的价格为315元/500ml;“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发行价为800元/500ml,当天的交易价却为362元/500ml;“国窖1573·中国品味2011珍藏版”由发行价的1500元/500ml,跌到了838元/500ml。包括国台珍藏、古井贡酒等多个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浮亏。
不仅价格暴跌,成交量也出现锐减。网站数据显示,国典凤香和中国品味近段时间日成交量多为个位数,而水晶舍得更是有不少的交易日零成交。同时,与2012年及2013年年初各白酒品牌相继高调登陆酒业交易所的热闹相比,2013年下半年则鲜有新的酒企尝试。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对记者表示,白酒投资理财领域的行情与白酒行业环境息息相关,如同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基于短期或者未来良好收益才会介入某只股票,投资者也多是因为收益而介入“纸白酒”。2013年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产品备受冲击,而“纸白酒”多是高端产品,行业寒流中面临着变现难、交易量减少的问题,价格下降已是普遍现象。
其实,“纸白酒”作为跨界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一度被白酒企业视为全新模式,引得大家纷纷试水。据了解,白酒理财产品是以白酒实物为基础的增值渠道,基于产品预期而进行的投资行为。在合同到期后,投资者可以通过“实物+收益”,或“现金+收益”来实现收益。而标的酒品价格变动风险和酒企的经营风险是普通投资者需要注意的两大风险。如果希望获得固定收益,则需要了解该酒企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产品设计中设置多重保障措施,会对投资者更有利。只有企业做出承诺回购,投资风险才有可能降低。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解释称,回购机制可以保证投资者的收益,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出现亏损,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可以进行回购,“这样投资者虽然有可能挣不着钱,但也不至于亏钱。”而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产品融到资金,另一方面交易所都是面向全国市场,企业可以通过花费少量的托管费用向全国市场作出宣传。
简爱华认为,此前白酒企业进入投资理财领域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年是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的高速发展期,投资者看好白酒未来发展,白酒具有“愈陈愈有价值”的特性。酒企可以通过发布理财产品提高自身品牌价值、扩大影响力,尤其是区域性白酒企业。此外,通过发布理财产品可以获得一定收益。
在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看来,2012年市场高歌猛进,也让大量的资本涌入白酒证券化领域,而现在,白酒证券化产品大幅下跌,这跟白酒行业的价格下跌存在很大关联,价格下跌说明了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没有信心。
而“纸白酒”市场的冷淡,受损方首当其冲的是投资者。所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提示,普通投资者进入酒类投资领域一定要慎重,需要对投资酒品有全面了解,提高对酒品真伪和价值高低的分辨能力,而且要做好长线投资的心理准备。同时,投资者要根据宏观经济和行业的走势来选择合适的进入时间。
说白了,酒类到底还是消费品,因此酒交所的初衷是通过平台搭建起酒企、流通和消费者之间的高效、低成本的桥梁,但是如果普通投资者只是单纯为了博取其中的投资收益,至少在目前来看并不适合。有媒体分析称,由于国内各大酒交所成交量日益萎缩,如何保持交易活跃度和稳住价格已经成为交易所思考的重点。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投资者手中的“纸白酒”如同股票,即便要想“割肉”也需要有接盘的下家。由于普通投资者没有销售渠道,如果盲目介入就会面临“套牢”的风险。(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