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频道 > 话题解析>正文

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时间:2015-05-04 14:17:53  来源:光明网  作者:   字号:TT

  中央城镇化会议中的“乡愁”表述【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对导致建筑质量事故的不法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和追究。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何谓乡愁【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让居民“记得住乡愁”,让人们感到一种暖意。乡愁其实与乡恋之情共存,在城里的,无论新居民还是老居民,都有一种对乡村的亲近愿望。这种乡愁或乡恋之情,本质上是两种心理依赖:一是对益于健康的自然环境的依赖;二是对亲善人际关系的依赖。总的来说,是要建设一个让居民保有乡恋之情的温馨城市。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常务主任袁成达:“记得住乡愁”,这一精彩表述深刻揭示了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文化传承的问题。城镇化不仅仅是“圈地盖楼”,也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面堂皇”,每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内涵。当你走进这些位于乡村的中小城镇,你会感到不是在乡村,倒像是身在美丽的城市,你会看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的农民,发现他们工作有序、生活有度的思想境界,感受人与人平等、和睦,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气氛,这大约就是“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奇:故乡是每个中国人都急于挣脱,挣脱后又天天怀念的地方,这就是人生旅途中对家乡的情感纠结。“乡愁”一词寄托着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愁之所生者有二,一愁思而不得见,二愁见了已面目全非。只有留得住原汁原味的乡土风貌,才会留得住梦绕魂牵的不老记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被城市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美景所陶醉,“城镇化就是以工业取代农业、城市取代农村”的观念正在膨胀。观照“乡愁”,重新审视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的价值定位,已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为何要记得住“乡愁”?【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刘奇:当下中国,城镇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向前推进,但是,推进城镇化不是建立在“一刀切”消灭村庄的基础上,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但在世博会上却开设了一个乡村馆,它告诉人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对故乡的两个“真好”的感叹:年轻时,终于离开家了,真好!到老年,终于又回到家乡了,真好!“乡愁”贯穿于人生这段从“离”到“归”的全过程,但如果“归”后已找不到往日的记忆,“乡愁”将变成无尽的延续。

乡村承载着五千年文明传承之根

袁成达:一定程度上,中国乡村承载着五千年文明传承之根,包括方言、风俗习惯、思想道德、宗教信仰、娱乐、雕塑、建筑、中医药、文物古迹、衣着服饰等,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在乡村,少数民族的“非遗”更是全部都在乡村中。可以说,乡村文明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深受强势的城市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历史名城中的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一些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小镇,遭到大拆大建的毁灭性开发,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

我们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乡土文化断裂,如果城镇化浪潮让人们都进入城市一元文化,那么这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致命打击。所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未雨绸缪,防止本已脆弱的传统文化生态再遭灭顶之灾。

乡村是生态环境的保育者

刘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占用耕地,通过合法手段把一些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本无可厚非。但是,水泥森林取代生态森林,人们欣喜于这一变化带来的看得见的张张钞票,却忽视了由此流失的看不见的滚滚财富。

事实上,乡村的生态保育功能与其自然再生产的特性密切相连。专家测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的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面积广大的农作物对生态环境的保育更有无可估量的价值。试验表明,每公顷水田每季可净化7500—12000立方米生活污水,生产的氧气更为可观。

【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城镇化如何记得住“乡愁”?【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世界上最美的城市都是依山而建、依水而建,我们的一些地方削山造城,即便是实现了高度城镇化,环境被破坏掉了又有什么意义?生态环境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尺度,也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尺度。今后的城市建设,要回到以人为本的本质上去。对于造新城,要从规划角度重新审视,避免破坏生态;旧城改造,也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湖泊、绿地等生态系统保留下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要把城市的形态照抄照搬到农村,而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发挥城市和乡村的各自优势和积极性,提高生态绿化面积、提高城镇宜居程度,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共赢互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让居民保有乡恋之情的城市是完全可以建造的。一是扩大居民区面积在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中的比重,例如,由现在的20%左右提高到40%以上。二是至少让城市的中产阶层能有经济型的独栋住宅,而让政府、企业与社会机构在城市的中心区使用摩天大楼。三是将城市核心区周边不便于农业耕作的土地利用起来,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使其既能改善城市中产阶层居住条件,又能同时提升植被覆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四是考虑到中低收入者的情况,尽量安排他们到接近市区中心的区域居住,密度也不能太高。国外经验证明,低收入者离开城市中心区居住弊大于利。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也不是要消灭农村。如果农村文明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要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改善水、电、路、气、房,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搞好居住环境的绿化与美化。要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本着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原则,合理调整村庄布局,避免农民房子十年推倒重盖一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一定要避免造城运动,防止城市低水平扩张。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理念。因此,只有从根本上界定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遏制住政府大规模城市扩张的冲动。城镇化不是意味着某个城市自身膨胀得多快、多大,而是意味着城市之间关系的完善,大、中、小城市各有定位、功能互补,形成系统完善的城市群。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严金明表示,从历史发展来看,先有市后有城,城市在发展初期都是由产业带动发展起来的。找个地方建空城,没有任何产业,光把人聚集在这里,一时可以,但长远来看没有形成城市本身内在的良性循环。

【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评论声音【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毕玉才:“记得住乡愁”的决策温度

  村庄是农业文明生生不息的物质载体,是中国传统社会演进的活化石,保护好村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美丽中国”的绚丽章节。正因为如此,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必要“把农民都统统连根拔起”,“就地城镇化”也是城镇化的一种成功模式。动迁村庄,让农民上楼,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为民造福;留住村庄,为农民保留一处精神田园,让农民心有所依,情有所寄,也是造福百姓。

  凌国华:城镇化乡愁“留得住”更要“化得开”

  乡愁是城乡共有的精神文化密码。城镇化所产生的“乡愁”,来源于对淳朴乡村秩序和村社邻里关系的一种精神缅怀。对青山绿水赋予更大责任的承诺,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挖掘,对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坚守,都是乡愁得以附着的根基,也是城镇回望来时路的精神归属。“乡愁”是一种浓厚的村社精神文化积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但要让人“记得住”乡愁,更要让这乡愁“化得开”,让乡愁成为和合城乡一体的精神纽带。

  朱永华:记住乡愁的城镇化才有幸福味道

  记不住乡愁的城镇化,不过是徒有虚名的形象工程,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镇化,不过是山寨版的亭台楼阁,既不会勾起人们心底的那份童年记忆,也不会燃起人们对故乡、故土、故人的那份真情和还念,即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内心也就像漂泊的浮萍,非但不会感到踏实和幸福,甚至对未来也会感到无助与茫然。

  王传涛:“记得住乡愁”带来的清新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有明确的所指,又有让人遐想的空间。“望得见山”和“看得见水”,至少包含了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环境文明的重视,而“记得住乡愁”,则在精神和文化层面,对于农村文明的保护提出了要求。在具体执行和操作层面,虽然“记得住乡愁”并不好具体化,但是,这个规划并非最后的城镇化方案,用得如此轻松写意,也并不为过。

  朱昌俊:新型城镇化应当能安放“乡愁”

  以往的城镇化发展之所以埋葬了乡愁,主要在于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和以权力意志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不仅制造了“污染加剧,城市规划不持续,功能分区紊乱,拥堵”等大城市病,更在于,它是建立在乡村与城市,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对立,和靠资源过度聚集来拉动城市发展的模式之上,背离了普惠式的城市发展方向。一千个城镇应该有一千个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但能够安放乡愁的城镇化,必然是城市与农村不再是二元对立,小城市不再是大城市的附庸,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关东客:城镇化里的“美丽乡愁”值得期待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这说的是自然层面的城镇化,而记得住乡愁则属于心理层面的城镇化。城镇化的主体不是城镇建设的好坏,而是新市民的认同,那些记得住乡愁的人的心理认同。而当前城镇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民众心理上缺乏认同,城镇化变成了有关部门的独角戏。

  戎章榕:记住乡愁就记住了回家的路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个人、一个群体都无法割断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母体之间的精神联系,在他们身上也总带有难以抹去深受地域文化传统影响的深刻印迹,因而也最懂得乡情、乡愁之可贵。还乡为了祭祖、为了寻根,为了找到回家的路,寻找由特定亲缘、地缘、宗族等构成的社会连接脐带,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宁静。在当下急剧变化、浮躁不安的年代,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不因走得太快而丢失了灵魂。乡村会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就记住了乡愁,记得住乡愁也就记住了回家的路。

【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网友声音【第74期】新型城镇化应能安放“乡愁”

  @妙宇星空 :乡愁是童年的一段回忆,它与特定的时空相关联;乡愁是老家门前的一棵树,是自己生命过程的参照物;乡愁是一个可以触摸的地域空间网络,正在被虚拟和片段化的社会空间消解;乡愁是乡村和城市的共同思念对象,因为时间是唯一公平的法则;乡愁的重要载体是建筑。

  @ARCH-李金明: 中国文明源于乡村,现代化的造城运动,使人们失去了乡村,对故乡的回忆只能存在脑海当中。过去,人们生活在乡村,安于乡村之美,将之看成他们的精神家园。现今,人们离开或者失去家园后,对它产生无限的追忆和向往,并在心中形成记忆的美感,那山、那水、那人。

  @熊在四年: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意的概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理念之中,不但体现了国家对民俗传统和自然生态的尊重,也是对地方推动城市化建设做出的行动规范。

  @巢湖的湖水:国家倡导农村城镇化是好事。乡愁在钢筋混凝土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淡了,唯有佳节倍思亲。

  @一秒钟一万个年头: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是危险的。这不只在于来自乡村的一些朴素观念可以哺育城市,还在于乡村可以分解城市的极端化发展,避免它们膨胀成一个个硕大的怪胎。就像今天的北京,攫取了太多的资源,以至要限房限车,在肥胖症之后又添了厌食症。

  @熊培云:乡村给“中国画”留白。

  @北方小米: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住在村子里。近几百年,世界超过一半的人们离开乡村在城市安家落户。现在每年成千上万的人们继续这一伟大历程。所谓的乡愁,大多是第一代移民生活方式不适应的心里反应,不超过二代人生活方式就完全融入城市。后者的乡愁完全是文艺化的。

  @fengfeixue0219: “乡愁”的乡是指故乡,而不是乡村。只有没经历过城镇化的才会吧故乡和乡村等同。

  @情系六家畈: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到处拆迁组合,统一形式的规划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尤其应该保存那些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街建筑、河塘、老桥,以及一些标志性路标,这样可以勾起人们心底的那份记忆,燃起人们对故土的那份真情。回望故乡,游生一种归属感、幸福感。

 

  (光明网记者 宋雅娟整理)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