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刊发刘奇葆同志题为《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文章。文章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从“走上中国道路”“解码中国道路”“寻根中国道路”“评判中国道路”四个层面,结合中国发展实践,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问题。
看过热播剧《北平无战事》的观众,恐怕都无法忽视美国的存在:一个决定是否继续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的法案,居然关系到战役的成败和北平两百万人民的温饱,让国民党内部新老派系乱斗一气。何其沧利用与司徒雷登的关系营救学生、影响政府决策,方步亭等精英也心心念念把孩子送到美国去。
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吃大喝,习惯了对外援助,习惯了“中国威胁论”,惯了“海龟”便“海带”,习惯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发展速度世界第一,甚至习惯了为外汇储备过多而烦恼。因为这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还不是世界第一,有什么理由值得骄傲呢?
然而,仅仅60多年前,我们的国家还处于山河破碎、强敌入侵几乎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50多年前,我们还曾经因为“老大哥”的背信弃义而陷入空前的孤立;20年多前,我们的“银河号”还在公海上遭遇了粗暴蛮横的执法;甚至10多年前,我们的大使馆、军用飞机还曾经遭受强敌的凌辱。
“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身处历史的长河中,往往觉得风平浪静;然而蓦然回首,就能体会它的波澜壮阔。与其我们今天的“习惯”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听天由命,不如说是一种见多不怪的习以为常: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这些不都是应该的吗?
有句说过千遍的话:“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同样,道路好不好,行走在上面的行人车辆最清楚。这种理所应当的“习惯”,正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成就的最好肯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大底气: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它必然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续写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