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导弹系统示意图(丛纬义绘)
专家名片:
钱东,海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水下战领域装备论证和科研工作,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共10余项,发表学术文章、译文共百余篇。
新闻提示
俄罗斯计划在这个月试验一种全新概念的“赛艇”弹道导弹。据悉,这种导弹平时可部署在海底待命,战时根据特殊指令激活并发射升空,以摧毁地面和水面目标。
俄军研制这类武器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它在发出一种怎样的信号?这种武器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军装备研究院研究员钱东。
“赛艇”初露峥嵘
问:“赛艇”导弹是什么时候开始研制的?
答: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人提出研制可部署在海底的弹道导弹,但并未开展实质性的大规模研制工作。资料显示,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放弃这种想法,转而建设可抗核打击的加固地下导弹发射井,而苏联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海底导弹概念的论证以及研制任务书的制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俄国防部向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下达了这种武器的研制任务。该项目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已知的是,2005年首批试验性的海底部署弹道导弹开始生产,2008年进行首轮试验,2009年根据暴露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问:潜伏海底,听起来很酷。该导弹有哪些优点?
答:据猜测,未来这种弹道导弹将装在储藏/运输/发射一体化容器中,由小型潜艇运输到预定海域投放。它最大的优点在于隐蔽及其带来的进攻突然性。众所周知,探测沉底水雷是世界难题。这种海底潜伏武器也一样,它如果混杂在礁岩和海底沉物之中,很难被探测和分辨。另外,从经济角度看,由于无需在发射区域配置很强的防卫警戒力量,因此也更省钱。
潜伏难度有点大
问:“赛艇”潜伏海底的障碍是什么?
答:潜伏海底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赛艇”是战略核武器,因此它的部署会受到《关于禁止在海洋底部及其内部部署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简称《海底条约》)的制约。该条约禁止在距海岸12海里以外的海洋底部部署核武器。
问:那就只能在浅海部署了,这样是不是失去了潜伏的意义?
答:如果俄罗斯未来可能装备“赛艇”导弹,部署位置只能是位于内陆水域以及在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领海水域。为保证最大限度的隐蔽性,把导弹部署在内陆的大深度水域,应是俄罗斯的最佳选择。正如你所说,如果敌人探明这种弹道导弹在海底的部署地点,它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除此之外,一旦潜伏海底,维护、指令传输等方面都会带来很大挑战。更主要的是,与战略核潜艇相比,该导弹无法承担二次核打击任务。俄罗斯国内一些专家也认为,海底发射弹道导弹的实用程度,实际上远不如战略核潜艇。
核常兼备是目标
问:看来“赛艇”的概念和技术并不是全新的,为什么俄罗斯要选择在当下宣布这个消息?
答:俄罗斯在此时此刻宣布这个消息是微妙的。就在前不久,俄新社报道说,俄计划到2018年拆除两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届时,这种苏联遗留的世界最大核潜艇将只保留1艘用于试验。而俄罗斯最新式“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尽管已经有两艘进行了海试,但还没有正式服役。俄总统普京也在对俄联合造船集团的讲话中,对其在核潜艇制造方面拖延进度和出现质量问题表示不满。
另一方面,美国的战略核潜艇力量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在更先进的战略核潜艇研制方面稳步推进。更为关键的是,美国的反导技术日臻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感受到了巨大的战略压力。因此,“赛艇”弹道导弹的研制,普遍被看做俄罗斯应对压力之举。
问:“赛艇”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虽然“赛艇”表面上看是海底发射的弹道导弹,但实际意义远非如此。这并不是唯一的目标产品,更大的可能是实现“技术借道”的载体。从军事需求、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看,“赛艇”系统不会仅仅定位于发射洲际导弹,今后更大的可能是核常兼备,以非核武器为主;可装载不同武器,以快速打击武器为主。
估计“赛艇”会与无人水下航行器技术相结合,作为它的战斗载荷,或直接采用无人水下航行器技术,使其本身具有机动能力。这样,即使搭载核武器,由于具有机动能力,就不会受到《海底条约》的限制了。
小武器,大战略
问:俄军研制“赛艇”,发出一种怎样的信号?
答: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下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也纷纷启动。虽然俄罗斯不可能像在冷战时期那样与美国展开全面军备竞赛,但在关键领域进行竞争是可能且必要的。
“赛艇”体现了俄罗斯“非对称”对抗的思想,是“小武器,大战略”的体现。种种迹象表明,基于“新三位一体”力量的全球快速打击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美俄竞争的热点。
从技术和使用特点看,无论“赛艇”系统中装载的是洲际导弹还是其他导弹、携带的是核武器还是非核武器,“赛艇”及其衍生武器,均可能成为这一力量体系中的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