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频道 > 民院风采>正文

中哈边境新疆兵团团场哈萨克族职工的民族团结情

时间:2015-06-03 17:1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字号:TT

 原标题:中哈边境新疆兵团团场哈萨克族职工的民族团结情(图)

2014年,扎满·叶西木拉提被评为阿勒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杨东东 摄

中新网北屯6月3日电 (杨东东 赵丽华)在地处中哈边境一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九连,住着一位平凡而朴实的哈萨克族职工扎满·叶西木拉提,他友善好客、乐于助人的品行成了促进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典型代表。

扎满原来家住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库勒拜乡,小的时候因家庭条件不好,没上过几年学,也没有找到好的工作,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贫。

1992年1月,是扎满生命的转折点。与库勒拜乡近邻的一八五团九连职工江玉因扩展养殖缺人手,面向哈巴河县招养殖技术人员,幸运的扎满牢牢的抓住这次机遇,携着妻儿踏上了让他日后倍感骄傲的旅程。

尽管刚来到一八五团九连代牧住的是土块房子,日子还是有点困难,但这些并没有打消掉扎满那高涨的热情。扎满总是想尽办法克服羊生病和羊群太庞大羊经常走失等种种困难,闲暇时通过书本学习养殖技术,关注养殖方面的各项新政策。

在扎满科学养殖,精心管理下,江玉的羊获得了丰厚的收入,扎满也因此成了团场叫得响的养殖能手,被团畜牧站聘请代养“种公羊群”。

几年下来,由于业务出色,扎满多次被评为“养殖能手”,家里的条件也逐年好起来,还盖起了新房子。

2002年,扎满决心在连队扎根,他拿出积蓄,购买了100多只羊,和妻子精打细算,使自己的小家业慢慢殷实起来,并且凭着自己的出色表现,被连队吸纳为职工,成了九连唯一一名哈萨克族职工。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扎满秉承着哈萨克民族的优良传统,待人友善好客,也充分吸收当地汉族人的优良品行,遵纪守法,凡事讲原则、讲团结,凡事讲和气、识大体,凡事顾大局。果断维护兵地团结和民族团结,坚决支持连队的各项建设。

由于九连和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乡毗邻,连队职工与哈萨克牧民间会由于牲畜误食了农作物而经常引起一些冲突。在双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扎满总是热情出面,全面了解事端因由,站在公平公正、团结和解、友好相处的角度,做“正义的翻译人”和“矛盾的调解人”,积极的给哈萨克族牧民做思想工作,帮助连队调解这一类的难题。

因为扎满的积极参与,和善调解,类似的纠纷总能圆满解决,久而久之,扎满成了链接兵地哈汉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成了哈萨克族牧民的“娘家人”,只要出了大事小事,大家总要请他出面,结局都让人心服口服。

每年秋收季节,正是连队职工最繁忙、最缺劳动力的时候,因连队职工作物种植面积大,需要大量的人手收获。连队领导找到扎满,希望他联系附近的哈萨克族牧民支援连队秋收工作,他爽快答应马不停蹄地四处张罗给连队职工雇工秋收,成了汉哈两族之间的“雇工联系人”。不仅解了连队燃眉之急,而且还让牧民朋友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双方的尊重和信赖。

至今,扎满在一八五团安家定居已经22年多了,每当哈萨克牧民遇到旱年饲草不足,总是请扎满到连队联系购买秸秆饲草,解决牲畜冬季饲草储备不足的困难,这种关系也进一步增进了兵地融合发展。

扎满平时和连队的居民关系也很融洽,在九连只要提起扎满,汉族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只要谁遇到困难找到他,扎满总能尽力而为,能帮助的绝不推辞。

2013年,连队职工瞿世明和刘水泉想要贷款买羊,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够贷款资格,扎满知道后主动找到两人,了解到对方一共想要贷款8万元。8万元对于他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对方的焦急,他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

经过与妻子商量,扎满在自身贷款7万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8万元的贷款,及时解决了两家的难题。

瞿世明和刘水泉当年养羊获益,不仅还上了借款,还略有盈余,3家成了相互走动、经常往来的“塔门”(哈萨克族语:好朋友)。

2013年,扎满的邻居姚英喜的妻子因车祸去世了,儿子还在上学,还有一群羊要照顾,这些全都落在了姚英喜一个人的肩上,忙的时候姚英喜无法两者兼顾,常常是忙得连饭都吃不上,觉都睡不好。

扎满知道后,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无偿的帮助姚英喜照顾羊群,把自己学习和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好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姚英喜,俩家关系好得和“亲戚”一样。

扎满经常说,哈萨克族人亲善友好,汉族人热情重谊,都善于团结、和睦相处,大家生活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相扶相依、相濡以沫、情同手足,这样共同的生活才更美满幸福。

由于扎满的突出表现,2014年,他被评为阿勒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完)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