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频道 > 民族文化>正文

贵州民间现身石寨山型铜鼓

时间:2015-06-03 17:01:07  来源:贵州民族报  作者:   字号:TT

 


石寨山型铜鼓

苗族踩鼓舞

 

    三月中旬,麻江县宣威镇卡乌村举行一年一度的苗族祭鼓节,妇女、小孩身着盛装,从村寨的四面八方汇聚于踩鼓场上。在隆重的祭鼓节上,首先耀入眼帘的就是踩鼓场上用鼓架悬挂的石寨山型铜鼓。

 

极为罕见,尚属首例

 

    此鼓面径34厘米、高28厘米、腰30厘米、足径40厘米、厚0.4厘米、重18公斤。据初步推测和考证,此鼓属于石寨山型较小的一类,造型美观、纹饰丰富、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构图古朴,其流行于战国末期至西汉时期。石寨山型铜鼓由于使用与流行的时代较早,这种类型铜鼓的发现,大多数源于考古出土,在民间流传尤其在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尚属首例。
    石寨山型铜鼓,是以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汉代墓葬出土的一批铜鼓为代表。据有关资料记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寨山型铜鼓是云南的开化鼓和广南鼓,均为单鼓出土。而卡乌村发现的石寨山型铜鼓(简称卡乌铜鼓),一直是家族式的保存至今,实属珍贵。
    卡乌铜鼓面部平整华丽,胸部突出,足部纹饰丰富,布局对称。鼓面中心为十二太阳纹,在一道道晕圈中饰锯齿纹、圆圈纹、点纹等构成的花纹带,外圈是一组线条流畅的饰有鹿一类的动物形象。胸部也饰与面部相同的几何纹带,其主晕则是一组间距均衡的人物划船写实画像。腰部除晕圈组成的纹带外,还有竖直纹带分隔的方格,其中饰以牛或砍牛仪式和用羽毛装饰的人跳舞图像。在铜鼓面的反面内壁中央,镌刻四个大字“大明鼓库”及鼓足内侧饰有对称的两组双马铜马车图像。据推测,“大明鼓库”四个铭文可能是明代官府内热爱铜鼓的人士或民间热爱铜鼓的人士珍藏,于明代镌刻这四个铭文,之后流传至民间。而从两组铜马车的造型上分析,具有明显秦汉时期的风格,这组图像应该是与铜鼓同时铸造的。至于该铜鼓的铸造年代,还有待专家的进一步考证。

 

昔日铿锵厚重之声不在

 

    在卡乌村李计中老人家里采访时了解到,这面铜鼓是家族祖上传下来的,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一面铜鼓,但从来没有见过。他21岁那年(1974年),父亲在弥留之际,把他叫到身边,告诉他家里有个铜鼓,一直秘藏在老王洞的上洞。他立即前往洞穴去寻找,寻遍了洞穴的每个角落,后来花了近三天的时间,在洞穴的最顶端找到了铜鼓。他悄悄把铜鼓背回家,又不敢声张,自己在家里挖了一个小洞,用一些破旧的衣物将铜鼓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将铜鼓埋藏在家里,一直保存至今。
    在这30多年里,铜鼓静静地珍藏于家中,每逢祭鼓节或红白喜事等活动需要铜鼓时,都是到村外去借铜鼓,直到2012年才将铜鼓展现于世人。在举行各种需要铜鼓的活动中,由于敲击铜鼓的人过多,加之敲击的方式方法欠妥,导致铜鼓破损严重,现今该铜鼓鼓面还有氧焊过的印迹。尽管如此,鼓面边缘的破损程度已达三分之二以上,已经不能发出昔日铿锵而厚重的声响。
    卡乌村苗族村民珍藏的铜鼓,一般在节庆期间,如祭鼓节、四月八、端午、七月半、九月重阳、冬月底过苗年、农历二月二及红白喜事等均使用铜鼓。尤其是祭鼓节,也称翻鼓节或踩鼓节,人数众多,参与面较广,大家围成一圈,敲着铜鼓,随着铜鼓发出的鼓点节奏,缓慢起舞,气势宏大,场面壮观。一般舞步有三步舞、五步舞、七步舞等,其常用的节奏为:咚咚 嗒︱ 咚咚 嗒︱咚咚 嗒咚︱ 嗒咚 嗒‖,但现在七步舞以上的舞步也很少有人会跳了。舞蹈结束前,还给每个参与者发放一块毛巾,同时还组织10人一组进行比赛,评出等次,并颁发锦旗以资鼓励。
    卡乌苗族村民在使用铜鼓上还有一些风俗习惯,如遇村寨有人借用铜鼓时,用完铜鼓后,用鼓人把铜鼓送回的同时,还要带上一只鸭子、2升糯米饭(用稻草包裹)、一条苗绣织锦腰带,作为借用铜鼓的回赠。喂鼓,是最有特色的护鼓方式,每年祭鼓节期间,拥有铜鼓的人家,均要请客吃饭,还要杀猪或者一定要有肉,一并祭铜鼓,大家吃饭、吃肉、喝酒,在意识上也“喂”了铜鼓,这样,铜鼓就会给全家带来幸福安宁和财富。如果比较贫困的家庭,就“喂”不起铜鼓,只有将铜鼓收进山洞里秘藏起来。(作者系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院长)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