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频道 > 资讯>正文

中央十大制度推生态建设

时间:2015-05-08 15:37:2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字号:TT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这既是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基于我国国情作出的战略部署。

  昨日(5月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意见全文。徐绍史说,意见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突出体现了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设定能源消耗天花板

  徐绍史说,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绕不过去的坎,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这就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方法,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通盘考虑,解决发展和环境问题。

  3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意见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整体思路,提出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10个方面的重大制度。

  意见从资源、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提出了红线管控的要求,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一个是设定资源消耗的上限,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一个是严守环境质量的底线,确保各类环境要素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再一个是划定生态保护的红线,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

  而在健全政绩考核方面,则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并将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并且未来还将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

  城市规划体现“五位一体”

  意见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办法,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四方面的目标,提出到2020年,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在定量指标一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用水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徐绍史说,根据意见要求,各地要抓紧提出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中央要求抓紧制定意见分工方案,逐项分解目标任务,推动每一项任务落实落地。

  他提到,要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就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李迅介绍说,“五位一体”体现在城市规划的落实中,如今城市在做规划时,都需要先确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此为依据再进行其他方面规划。

  意见还专门提到,要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按照意见表述,要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和程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