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频道 > 资讯>正文

医生集团:"滴滴医生"是如何运转

时间:2015-05-28 15:05:04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   字号:TT

医生集团系列报道(1):

越 来越多的“医生集团”浮出水面,这与国家多点执业政策的逐步放开密切相关。2014年11月,国家卫计委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 若干意见》。2014年12月,北京市实施了新版多点执业政策,取消了院长书面同意的审批环节和执业地点数量限制。其他地方,如浙江、广东等地的多点执业 政策也陆续出台。

我们欣喜地发现,以“医生集团”的面貌出现的顶级医生们开始真正走向互联网。2013年下半年以来,因一系列政策利好,互 联网医疗行业大热,频频获得巨额融资。但是,被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陆续搬上网的并非顶级医生,即使有一些较好的医生,在平台上活跃度也不高。可是现在, 真正的顶级医生开始入场了。

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医疗产业正迎来它真正的主角?这给这个新兴的产业带来了怎样的想象空间?未来,“医生集团”将遵循怎样的发展逻辑?这些商业模式能否走通、最终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他们的这些尝试,最终会如何改造互联网医疗的产业格局、以及中国医疗的组织形态?

网易科技将对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式进行报道,希望与大家一起看清楚其中的发展脉络。

今日推出系列报道的第一篇《体制内医生集团:“滴滴医生”如何运转?》,我们将详细报道引发大家对“医生集团”密切关注的“大家医联”,看看医生不离开医院,将如何进行商业探索,最终能否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带到我们身边。

文/温泉

5月11日晚,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兴奋地在微信上给网易科技记者留言:“可以宣布了!”

今年3月,他和三个朋友发起成立了“体制内医生集团”——大家医联。现在这个集团获得了天使轮千万级别的投资,曾经的想法将真正落地。

未 来,这个集团将聚集更多的公立医院优质医生,他们将与基层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如果有患者需要找好医生会诊、手术,通过基层医院转诊到这个集团,集团内部 协调即可实现。这些医生无需离开医院,只要利用业余时间接诊病人即可。如果有医生想开诊所,集团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除专业技术之外的许多帮助,使其真正落 地。

孙宏涛之所以赶在当天宣布消息,是因为5月11日下午,北京市卫计委透露了鼓励多点执业的具体措施,其中提到:“鼓励链接大医院和社区,为患者提供连续诊疗服务和疾病管理的专科‘医生集团’的组建。探索筹建支持医生创业的‘孵化器’。”政策的支持,给了孙宏涛很大的信心。

“大家医联”是多点执业政策出台后,首个宣布获得巨额融资的、由不离开公立医院的体制内医生组建的医生集团,孙宏涛把它视作医生的一次“包产到户”,把它比作“滴滴医生”。未来这个集团将如何运转?

角色:医生的“经纪人”

“大家医联”的启动仪式是在饭桌上完成的。其发起人,除孙宏涛之外,还有一名医生、一名医疗行业职业经理人、一名律师。

未 来,这个集团还将吸纳更多的医生加入。计划中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合伙人医生,给股份;另一类是签约医生,实行签约制,多劳多得。孙宏涛告诉网易科 技,合伙人医生除了接诊患者之外,还得给集团的发展出谋划策,参与到集团的建设中、承担更多的责任,签约医生只要接诊患者即可。他们选择医生的标准是“有 理想、有热情、好背景、好资质”。

孙宏涛向网易科技透露,“大家医联”成立的消息发布之后,短短几天已经有100多个医生找过来,速度之快超出他的预想,他们的理想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发展到1000名医生,估计至少也能有几百名。

组织成立之后的角色,孙宏涛形容是“医生的经纪人”。孙宏涛透露,投资方有专门的运营团队,这正好与他们所拥有的医生资源形成互补。运营团队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医生处理专业之外的事务。

如何运营?

孙 宏涛告诉网易科技,大家医联计划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初期,大家医联会和资质比较好的民营医院合作,因为他们的需求 比较旺盛,很多民营医院条件都不错,只是缺乏好医生。与公立医院合作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会稍慢一些。孙宏涛透露,现在已经有一些公立医院主动找到大家医 联,希望建立合作关系。

具体的合作方式是:基层医院将患者转给大家医联之后,如果患者病情可以在合作方治疗,就派医生去合作医院出诊或做手术。如果在合作医院不能解决患者的病情,会请这些患者到医生本来工作的大医院进行治疗。

合作医院接到患者之后的分诊的工作,初期主要由合作医院人工完成。以后计划开发专门的APP进行“智能分诊”,让患者可以通过APP预约专家。

由于大家医联的医生都是体制内医生,并不离开医院,为了保证一定能有好医生接待患者,大家医联计划每个专业至少1—2组个组,每组3—4个医生,采取排班制进行协调,加入的医生越多,越能够保证医生的出诊。

孙 宏涛坦言,之所以现在大家医联并不要求医生离开医院,是因为现有的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刚刚放开,还有许多配套措施没有落地。“我的总结是,医生离开医院就会 进入一个‘下降通道’,只能吃以前的老本,可能在医术上很难获得提高,所以现阶段我们仍然选择留在医院,将来政策成熟了,就可以完全自由执业了。”孙宏涛 解释,在现有的政策安排下,医、教、研的许多资源都是通过公立医院的体制进行分配,离开公立医院的平台,医生要获得成长缺乏资源外部资源的支持,会较为困 难。

孙宏涛认为,目前这样一种协作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医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往医改成效不大,关键就是没有调动起医生的积极性。

患者:成本与收益

但是,如此运作,患者看病的花销会不会特别高?

孙 宏涛认为,这种运作方式恰恰会降低患者看病的花销。他举例为网易科技分析,比如一个三线城市普通患者要找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看病,一般不是患者自己来医 院,一定是拖家带口的,来了北京还不能马上挂到号、看到医生,看完医生不一定马上能走,全家人来回路费、食宿都很昂贵,再加上挂到好医生的号本身很不易, 有时甚至要挂特需、找黄牛买号或者托人情找关系,这些所有费用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是医生协作组织派医生到患者所在的地方治病,患者可以省却来回 路费、食宿费用,在当地护理也很方便。由于医生与当地的医疗机构有合作关系,这是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患者需要支付一些会诊的费用,但是这个费用是阳光化 的,而且医生协作组织可以统一调配资源,这样整体费用会有所降低,要低于患者全家跑北京的花费。

同时,医保报销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往,医保 是引导分级诊疗体制形成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引导医疗资源配置和医患诊疗行为的关键作用。为引导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许多地方实施了“医保门诊统筹制 度”,各个地方政策不完全一样,主要是拉开了在基层医院就诊和在大医院就诊的医保报销比例,在基层医院进行首诊的报销比例比较高,跳过基层医院就医的报销 比例较低。

孙宏涛告诉网易科技,一般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有需要的话,患者在基层医院开转诊证明并不是特别难的事,医保应当不会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与此相印证的是,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曾在媒体发文《中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何不成功》,其中引述已经实施了“医保门诊统筹制度”的东莞的例子,实践证明,拉开的报销档次并没能阻止患者去大医院看病。

医生:协作带来增值收益

在中国医疗界,一直有医生“走穴”的现象,即医生利用休息时间出外诊治病人。那么问题来了,医生如果可以单干,是否会愿意加入这样的组织?

孙 宏涛告诉网易科技,由医生协作组织与当地医院议价,会比医生单独议价要高,医生在与组织的合作当中不会损失什么。组织的收益来源于增值的部分。组织一方面 可以为医生提供较为稳定的病人来源,另一方面可以运作更多的活动,比如医生之间的交流、比如做讲座等,可以帮助医生成长、还可以让医生有更多的收入来源。

对 于风险的控制,孙宏涛告诉网易科技,大家医联在选择合作单位时,会仔细斟酌资质、水平、患者情况,也会根据医生的资质选择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此外, 大家医联还会引入一套体系进行医疗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医生权益,大家医联会为加入的医生买保险,再加上签约医院的保险,可为他们提供双重保障,甚至考虑为 他们定制保险,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对于未来,孙宏涛的心态显得很开放:“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医做一些小的尝试。哪怕是试错,证明这条路是不对的,没走成,也可以从反面给医改决策者提供一个方向。”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