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频道 > 明星 > 产业观察>正文

巴黎四家中国电影节:中法举办方侧重点不同

时间:2013-09-06 17:13:47    来源:     字号:TT

巴黎四家中国电影节:中法举办方侧重点不同

《十月围城》海报

3月6日至10日,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在法国北部海滨城市多维尔举行,期间举办的“中国电影之夜”活动吸引了诸多观众。而有“电影之都”之称的巴黎,更是不乏关于中国电影的各类节庆和放映活动。据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在巴黎比较有名的中国电影节有4个,分别是“巴黎中国电影节”“Shadows电影节”“中国银幕电影节”以及“法国中国电影节”。

关于4个电影节的主办机构,“巴黎中国电影节”“法国中国电影节”由中国方面举办,“Shadows电影节”与“中国银幕电影节”则由法国方面主办。中、法主办方在电影节的举办策略、宣传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彰显出电影节在跨文化交流领域中的立场。

中方举办的电影节:贯穿中国历史 注重明星效应

举办电影节这样的文化展示推广活动,最关键的是片源。2011年,第一届“法国中国电影节”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2004年首次举办的“巴黎中国电影节”主席,则是出生在上海、后移居法国的女艺术家高醇芳。这两个电影节主要是与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作,将国内最新出品的电影介绍到法国。

第一届“法国中国电影节”集中展映了《十月围城》、《唐山大地震》、《孔子》、《风声》等12部中国电影,以丰富多样的题材为法国观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电影现状的窗口,令法国观众全面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中国人的风貌。第七届“巴黎中国电影节”共有4个单元展示中国电影的不同侧面。在“最新电影”单元里,不仅有《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等大制作,也不乏新生代导演的作品,如韩杰(微博)的《Hello,树先生》、卢晟的《这里,那里》;在“向电影大师孙瑜致敬”单元,共放映了导演孙瑜从1933年的《小玩意》到1958年的《鲁班的传说》共7部作品,令法国观众领略到这位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诗人导演”的艺术风格。在“王小帅作品回顾展”上,法国观众可以欣赏到导演的新作和曾经的重要作品。在“纪录片、动画片以及文献资料片”单元,由法国人制作拍摄的名为《郎世宁》的纪录片别具一格,不仅展示了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复制品,还以画外音叙述的方式讲解了郎世宁的生平及他与中国因绘画建立的关联,获得了法国观众的广泛认可。

在宣传方面,中法电影界名人是“法国中国电影节”及“巴黎中国电影节”上的亮点。例如在第一届“法国中国电影节”上,中法电影演员姜文和让·雷诺作为电影节的特邀嘉宾出席活动,第二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则邀请了巩俐与阿兰·德龙两位明星。第七届“巴黎中国电影节”上,法国著名女演员卡洛尔·布盖成为特邀嘉宾。邀请知名人士参加电影节,不仅可以烘托氛围,也可以令对中国电影比较陌生的法国观众通过所熟知的明星来关注电影节的活动。

法方举办的电影节:关注当代社会 汉学家参与

法方举办的中国主题的电影节体现了另一种展示角度。每两年一届的“Shadows电影节”由巴黎Arsinica协会承担举办,“中国银幕电影节”的负责人则是一位叫米歇尔·诺尔的男士。

这两个电影节的关注点都在中国民间。“Shadows电影节”2006年举办第一届时,便将重心放在中国民间独立电影的发展趋势上,其负责人从中国国内电影节直接选片。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创作者们对自身和对社会环境的不断思索,中国民间影像的鲜活性、可触性、平实性折射出一个多元化的中国社会。无论是独立制作的纪录片、剧情片,还是具有浓郁个人创作色彩的艺术作品,诸如《光棍儿》、《谁的眼睛》之类的影片都通过不同侧面彰显出中国当代电影及视觉艺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银幕电影节”走的不仅是民间道路,更是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米歇尔·诺尔不仅自己看片、选片,更参与到电影的制作、拍摄中去,将国际性带入到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并与中国本土人文地理进行融合,从而制作出《茶之路》等具有中国风情又不乏国际市场潜力的纪录片作品。

“Shadows电影节”“中国银幕电影节”均注重对中国形象的研究、阐释。前者在2012年第四届电影节举办期间,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八大学以及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进行了多场次的放映和讨论。法国研习中国当代历史、社会的汉学学者对其所放映的一些纪录片、剧情片作品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2012年的“中国银幕电影节”期间,诺尔将所展映的《乡村医生》、《老梁》等10多部作品分为9个主题,如老年人问题、环境问题、中国当代历史、中国饮食等。10位法国汉学学者与观众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以电影为媒介,深入到变迁中的中国当代社会内里。

两种思维展现多元中国

笔者认为,如果说中国方面举办的电影节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是单线性输出,即通过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作选片、随后介绍给法国观众,那么由法国人所举办的电影节则呈现出一种接受与传输的复杂性:电影节负责人接受中国形象在先,随后将这些形象传到法国本土,经法国汉学学者再阐释,最后才由法国观众接受。

中方举办的电影节着重从全局出发,对中国形象进行宏观展示,希望法国观众通过电影,整体性地了解中国电影和中国社会的过去及现在。法方举办的中国电影节则侧重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关注,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电影成为法国人一种具象化思考和理解中国的方式。

不过,无论是哪一方举办的中国电影节,所展示的都是同一个中国。这些电影节的并存发展形成一种多棱 镜效果,使得中国形象在两种不同的举办方式、思维方式下展现出其多元性。和而不同,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