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总裁频道 > 招商引资>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时间:2022-07-08 23:29:25  来源:求是杂志  作者:求是杂志记者   字号:TT

 梦回西柏坡

 

《求是》杂志记者 何雯雯 河北日报记者 李保健

 

  《梦回西柏坡》实景演出的排练现场,热情非凡。“我也成‘角’了,在里面演马车夫。”65岁的西柏坡村老党员闫上青笑着说,“我们村85户、269人,九成以上家庭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收入打着滚儿地往上翻。1991年我当村委会主任时,村里人均年收入250块,现在一万五啦!”

  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西柏坡是一个耀眼的红色地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指导革命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形成了历久弥新的西柏坡精神。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考察时深刻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带领乡亲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走上乡村振兴幸福路,谱写出共同富裕同心曲。

  心怀“赶考”情,“头雁”领飞致富路。中共中央旧址内,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慕名而来,探访“赶考”足迹,寻找前行力量。

  院内,土坯房低矮简陋,桌椅油漆斑驳;院外,仅一墙之隔的西柏坡村,精致的农家院,整洁的柏油路,交织成一幅喜人的乡村图景。

  墙内墙外,隔着70多年的光阴,早已换了人间。不变的,是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永恒初心、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

  “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在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总书记同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时的一席话,在人们耳畔久久回响。

  “我一直把总书记的话记在心里。”参加了座谈会的西柏坡镇梁家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陈素梅说。

  10多年前,梁家沟村规划建设新民居,先拆谁家的老房子成了棘手难题。陈素梅带头拆了自家房子。在西柏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这个被贫穷长期困扰的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通过深耕红色资源,拓展旅游业态,闯出了新路子。

  2018年9月,西柏坡镇一举摘下戴了32年的贫困帽子。

  高唱“团结”歌,日子越过越红火。79年前,《团结就是力量》从西柏坡镇北庄村唱响,成了亿万人民广为传唱的一首革命歌曲。2021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庄村全体党员的回信中指出:“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图为2022年5月18日拍摄的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 石家庄市委宣传部供图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一定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说。

  “团结北庄”手工坊里,关凤霞和几名妇女围坐在一起,一边哼唱《团结就是力量》,一边纳鞋底、上鞋帮。她笑着说:“纳一双鞋底挣20块钱,上一双鞋帮挣30块钱。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俺打心眼儿里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

  去年以来,北庄村以“企业+村合作社+农户”方式,建成两个精品红色民宿院落,流转闲置农宅,建设了“团结食堂”,建成电商直播助农惠农展销基地。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0万元。

  百姓生活富足了,精神也要奔小康。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建了村史馆、团结书屋、红色书屋等,红色精神浸润了群众心田,大伙精气神越来越足。

  脚步永不歇,更好生活在后头。太行山绿,西柏坡红。西柏坡镇立足“红”、“绿”两大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家庭手工业、光伏四类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赶考”路上,需要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和接力奋斗。去年,4位青年进入西柏坡村“两委”班子。他们有想法、有干劲,讨论发展规划、入户做群众工作,努力为村民办实事。

  “精品民宿如何更好经营”,“新修的项目如何更好利用”……今年春节,村干部们走街串户,向村民征求新一年的发展建议。村民在微信群里点赞,村干部们回复说,“脱贫不脱干劲,咱们还有更好的日子要奔呢!”

 

  记者手记:

  “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习近平总书记牵挂西柏坡,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强调始终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10年来,西柏坡的一个个红色景点焕发光彩,一张张真诚笑脸写满幸福,构成一幅绿水青山富民图,汇成一卷脱贫攻坚精彩画。今天的西柏坡人,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续写“团结就是力量”新篇章。

 

 

神山村翠竹拔节高

 

《求是》杂志记者 岳劲松 江西日报记者 郑 颖

  2016年2月2日,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井冈山茅坪神山村,看望乡亲们,了解脱贫攻坚情况。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6年多来,神山村的乡亲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如漫山的翠竹拔节生长,呈现出勃勃生机。

  “桃花开”摘掉贫困帽。神山村地处罗霄山脉深处,山高水寒、交通闭塞,村民们多年辛劳,依然没有走出贫困。2013年底,神山村贫困发生率为2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300元,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贫穷不是神山村的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暖心话语,鼓舞了神山人斩断穷根的斗志。脱贫攻坚,产业为根。在各方支援下,村里决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村民”的模式,发展黄桃、茶叶等种植业,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民长期获得土地流转的租金、基地务工的佣金、合作社分红的股金。短短几年间,全村从无到有,开发出460亩黄桃园、200亩茶园和30亩雷竹园,取得了良好效益,累计为村民发放分红20多万元。看着黄桃丰收季对外销售供不应求的盛况,村民们知道,好日子来了,贫穷的帽子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神山村的脱贫致富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也离不开村民自身的努力。彭夏英家是当时全村最穷的一户。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家,算收入、谈打算,商量脱贫的办法。彭夏英一家的心里燃起了一团火,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总书记的期待。在村党支部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家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办起了民宿,卖起了土特产,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去年收入达10万多元。她说:“国家有扶持,咱自己就要好好去奋斗。”

  奋斗的过程是艰辛的,奋斗的果实是甜美的。神山村2016年底实现了脱贫摘帽,2017年底2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2021年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逃山人”带回新动力。“神山是个穷地方,青年儿女流外乡……”一首顺口溜,道尽了神山村辛酸的过往。受制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逃离大山,成了村民们以前共同的愿望,最惨淡的时候村里只有不到40名老幼村民留守。

  过去,大山压得村民们喘不过气;如今,大山却给了神山村人自信的底气。村里人发现,从2016年春天开始,原来“逃山”出去的年轻人慢慢回来了。

  2016年夏天,彭展阳放弃了在大城市年收入20多万元的职务,毅然回村工作。村里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彭展阳的回答像大山一样朴实:“原因很简单,村里发展有了希望,需要我这样的年轻人,我是党员,有责任回来。” 2018年,彭展阳担任神山村党支部书记,他努力把党支部建成带领群众致富的战斗堡垒,倾力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为神山村发展尽心尽力。

  第一个做淘宝店、第一个开通微信收款、第一个开快手账号……村民左春仁,利用在外学到的理念和技术,回乡开起了手工作坊,加工串珠、竹制品等,受到市场欢迎。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多年的一些村民,也回乡办起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不仅个人收入可观,也使神山村的产业支撑更加牢固。

黄桃成为神山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图为黄桃花盛开时的美丽山村。 井冈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几年,神山村已陆续有120多名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成了神山村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他们带回了新技术新思路,也带回了山村的希望与兴旺。

  “红加绿”走上振兴路。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宣告神山村消灭了绝对贫困,但偏远的小山村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可持续发展?神山村走出一条“红加绿”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神山村毗邻井冈山黄洋界景区,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村里建成红军小道,将周边红色景点串珠成链,并结合全村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探索,开发出“一堂精准扶贫课”的研学课程,形成品牌效应,吸引了大量干部群众学习观摩,成功搭上了井冈山红色文旅的发展快车。青山环抱、云海飘渺、空气清新,神山村绿色生态优势突出。利用这一优势,神山村陆续开发出赏花、采摘、“黄桃节”、打糍粑等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大量游客来感受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舒适。今年1月,井冈山神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规划面积805亩、总投资5000万元的旅游项目也随即启动,神山村的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红色文旅、生态乡村,一“红”一“绿”,推动产业发展稳步前行。神山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如今的神山村,正应了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

 

  记者手记: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牵挂和嘱托。神山村把总书记的关怀鼓励作为脱贫攻坚的巨大勇气和动力,感恩奋进、不负期待,取得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胜利。他们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精气神,浸润在五百里井冈的动人画卷中。

 

“谁不说俺家乡好”

 

《求是》杂志记者 狄英娜 临沂日报记者 王珊珊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首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的电影插曲,跨越时空,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沂蒙老区大好风光和军民鱼水情深。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等曾长期驻扎在沂蒙。在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沂蒙根据地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涌现出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留下了无数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临沂视察,他深情地说:“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临沂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牢记殷切嘱托、践行沂蒙精神,沂蒙革命老区一路奋进,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经济总量接连跨过3个千亿级台阶,2021年达到5465.5亿元,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连跨过3个百亿级台阶,2021年达到409.5亿元。

  乡村振兴活力足。初夏,行进在兰陵县下村乡的盘山路上,两旁浓密的樱桃树上闪耀着一颗颗晶莹的“红玛瑙”。“我们村种了400多亩大樱桃。现在一到周末,来摘樱桃的车子都排起了大长队。”村民王学亮说,这些年原本贫困的村民靠着大樱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临沂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筹划实施镇村增收行动,努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下村乡米山子村、上村等村的大樱桃种植面积已超过1500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费县探沂镇将目标对准了木材产业,2021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作为最早开展“南茶北引”的地区之一,莒南县洙边镇努力打造“莒南绿茶”、“莒南白茶”品牌;有着“中国结艺之乡”美称的郯城县红花镇,群众仅靠“中国结”编织一项就人均增收近万元……

  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到沂蒙手工、非遗传承,通过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做精乡村特色产业、做大优势主导产业,临沂正在向着乡村振兴发展高地的目标奋力前行。2021年,临沂1/3的镇街财政收入过亿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全面小康的成色不断提升。

  商贸物流加速跑。来到临沂天源国际物流园,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重型货车有序驶出。“园区每天向外发送的货运量为3万吨左右,物流总额达4.45亿元。”天源物流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南义乌,北临沂”。曾经“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革命老区,靠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在新时代打造了一张响亮名片——全国“物流之都”与“商贸名城”。临沂现有物流园区38处,营运车辆20多万辆,专线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鲁Q货车,全国必达”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物流周转中心,2021年临沂仅公路货运量就达到3.69亿吨,有力发挥了经济发展“加速器”和“支撑轴”的作用。

在沂蒙革命老区这片红色热土上,一座文明开放的现代化都市欣欣向荣。图为临沂城市风光航拍。 孙运河/摄

  商贸催生物流,物流反哺商贸。与发达物流产业相对应的,是120多处专业批发市场、6万个商铺摊位汇聚而成的全国最大市场集群——临沂商城。在这里,“如果每个门店停留1分钟,不吃不喝40多天才能逛完”。2021年,商城市场交易额5402.55亿元、物流总额8065.71亿元。“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市。商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人口和资源要素的集聚,解决了100多万人的就业,带动了临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临沂商城负责人自豪地说。

  沂蒙精神永弘扬。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硝烟中铸就;今天,沂蒙精神依然激励着1000多万临沂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奏响高质量发展之歌。

  “这些年来,我坚持讲述沂蒙老区的红色故事,讲述新时代临沂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举办了3000多场义务宣讲活动。”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沂蒙红嫂张淑贞的女儿,2016年,她组织成立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带领300多名会员走上了弘扬沂蒙精神的道路。

  10多万名党员下基层“结亲连心”,近万名党员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多年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为群众踏踏实实做实事、办好事”在临沂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落地生根,为沂蒙老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2年3月31日,一场沂蒙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在临沂育成小学举行,小选手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赞美新时代人民的幸福生活……沂蒙精神正在新一代沂蒙人的身上生根发芽、传承弘扬。

 

  记者手记:

  如何“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深切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如今,这一庄严承诺已经变成现实,新时代的沂蒙老区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过上了全面小康的生活,处处旧貌换新颜,焕发着蓬勃朝气。

沙洲村的红色传递

 

《求是》杂志记者 陈有勇 《新湘评论》记者 周亚明

 

  湖南省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地处湖南、江西和广东三省交界的大山深处,属于湘赣边革命老区,“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一条被子分两半,是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走进沙洲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开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情况。总书记强调,要“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让人民翻身得解放、过上好生活”。牢记总书记嘱托,沙洲村的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色故事接力讲,红色基因代代传。“当时下着大雨,母亲见3名女红军经过我家门前,就请她们到家中留宿……”年过八旬的朱中雄,仍能清晰还原这段故事中的细节。朱中雄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他坚守祖宅——“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义务担任讲解员。

  “总书记详细询问我们的生活状况,并勉励我们一家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到家里慰问时的情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近年来,朱小红开餐馆、办民宿,实现了脱贫,并成为村里的红色景区协管员。徐解秀的后人朱淑华、朱滢、朱得菊等相继回到家乡,在沙洲红色景区当起了讲解员。88年过去了,沙洲村接力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红色基因在绿水青山间代代相传。

  半条被子,温暖中国。当年临别时,红军女战士对徐解秀说,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她。几十年过去了,那3名女红军没回来,但无数党员干部群众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缅怀历史,接受红色洗礼。红色汝城,滁水河畔,遍地英雄下夕烟,“半条被子”、“红军借据”、“我们都是同志”等鱼水情深的故事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广为传颂。这些红色资源不仅是有形的历史见证,更是无形的精神路标,都在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用好红色资源,“拔穷根”走向振兴。沙洲村山大沟深、人多地少,处于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一度极为落后。“半条被子”的故事是沙洲村永恒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沙洲村人努力改变贫困面貌。感人的故事,也引来无数游客。沙洲村抓住机遇,发展红色旅游,撸起袖子“拔穷根”。“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广场、红军休整旧址等一系列红色景点及配套设施相继落成和修缮。“半条被子”旧址门前的小巷道,发展成“巾帼创业一条街”。一批青年纷纷返乡创业,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村民们开起了乡村电商、土菜馆、民宿,在古巷道上摆摊卖土特产……曾经贫困的沙洲人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2018年,沙洲村整村脱贫。

  湖南省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地处湖南、江西和广东三省交界的大山深处,属于湘赣边革命老区,“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图为沙洲村新貌。 湖南省汝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朱桂花/摄

  脱贫后的沙洲村,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旅游、绿色生态、古色乡风等资源优势,把过去的“红色文化+旅游”脱贫致富模式,升级为“红色旅游+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模式。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1.71万元,村集体收入70.5万元。沙洲村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百姓收入节节攀升,村庄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沙洲村,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风“三色”融合,相映入画,美不胜收。

  续写“半条被子”故事,铺展幸福沙洲画卷。“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在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中,作为战斗堡垒的沙洲村党支部起了关键作用。沙洲村以党建为引领,形成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辅以村民理事会、村庄合作社等“1+N”型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全村经济发展大为加速、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在沙洲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已成为不成文的“村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走上红色旅游发展之路,沙洲景区建设需要用地时,老党员朱小勇站了出来,带头拆了200头规模的养猪场……“当村干部就是要多为人民做事,始终把老百姓当亲人。”沙洲的党员干部,正用行动诠释初心,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桃花红,梨花白,绿水青山绕村边;当年寒冬红军来,半条被子暖心田。阳光灿烂笑声甜,春风万缕绣家园,幸福日子像花开,沙洲永远是春天……”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村民们“甩开手加油干”,团结一心建设家园,一幅乡村美、产业兴、百姓乐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记者手记:

  “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党和人民同甘共苦的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沙洲村的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殷殷嘱托,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生动演绎着“半条被子”故事的新时代内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留给老百姓“半条被子”到带领老百姓走幸福路子,沙洲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照出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农村楷模”郝家桥

 

《求是》杂志记者 尹 霞 《当代陕西》记者 肖 亮

  在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口,一座雕塑赫然耸立,“农村楷模郝家桥”7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昭示着这座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深处的小山村不同凡响的身份和气质。

  这个响当当的称号,承载的是郝家桥村一段熠熠生辉的红色记忆和革命历程。1943年,大生产运动期间,陕甘宁边区绥德地委书记习仲勋带领调查组蹲点郝家桥村,之后指导全区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大力推广“郝家桥经验”。第二年,绥德地委将“农村楷模”称号授予郝家桥村。

  昔日楷模,今又楷模。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颁授给郝家桥的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农村楷模”,到新时代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红色山村郝家桥,始终以勇当排头兵的楷模精神,紧跟时代步伐,薪火相传、奋进不息。

  “全中国只有十个,这是很了不起的,实至名归、金字招牌。”“78年了,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发扬光大。”2021年9月14日,正在陕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郝家桥村,一路观村史展览、察村容村貌、了解产业发展和村民生活,对这个老模范村的今日发展充满褒奖和赞许。

  “道路宽又长,窑洞亮堂堂。山沟里把温棚建,荒山变成花果园,修学校、幼儿园,老年人修个幸福院……”郝家桥村民自编的这首顺口溜,直观地道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眼前所见,生动描绘出郝家桥的今昔之变和新时代新农村该有的模样。

  从“面朝黄土”到“面朝产业”。跟陕北南部众多的村庄一样,山沟沟里的郝家桥,长期受制于交通、气候、资源等不利条件,尽管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比周边村庄较为富裕,但2014年村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30.7%。“当年刘玉厚靠吃苦精神把大生产运动搞得有声有色,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把脱贫攻坚任务啃下来。”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上任后,带领“一班人”想尽一切办法谋发展、兴产业,一步步推动土地整合、流转,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大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特别是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为全村致富增添了一把“金钥匙”。靠着“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2020年底郝家桥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万元。“这几年,我们家和村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光景越过越好!”和许许多多脱贫奔小康的乡亲们一样,习近平总书记专程看望过的村民侯志荣家,深感“日子大有奔头”。

  从“向往美好”到“生活美好”。长期以来,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一直是郝家桥村民的烦心事,人们渴盼过上城里人那种处处便捷的生活。2017年起,在上级财政支持下,村陆续建成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卫生室、服务中心、超市等公共服务体系。幸福院设有餐厅、娱乐活动室、学习室、休息室等,并配备了专门厨师和服务人员,重点解决65岁以上老年人的吃饭、日常照料等,老人们过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村卫生室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幼儿园和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午睡宿舍,还有校车接送,200多名孩子实现了就近入学、入园。

今日郝家桥。 《当代陕西》记者 冯雪峰/摄

  从“民风淳朴”到“乡风文明”。多年来,郝家桥传承红色基因、劳模精神,村民吃苦耐劳、民风淳朴。进入新时代,郝家桥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村集体出资对革命旧址进行翻修整治,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擦亮红色教育基地的底色。精心打造村风馆,以多种形式宣传古贤家训、红色记忆、时代新风,开展“好儿媳”、“好婆婆”、“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涵养文明村风民风。建起“垃圾银行”、“爱心超市”等,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如今的郝家桥,天蓝、地绿、水清、路畅、业兴、人旺,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敢为人先、奋力拼搏,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2021年9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村子时,深情寄语乡亲们。

  “总书记为我们村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带领郝家桥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让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村党支部一班人干劲十足,一门心思谋划着郝家桥的乡村振兴方案。

  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2022年,郝家桥正稳步实施游客接待服务区、民宿商业区、红色美丽村庄、旱作节水农业、大棚改造提升等多个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随着一个个产业运营项目正式签约,一座座共建基地授牌落地,郝家桥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断播撒希望的种子。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考察调研时强调,山沟沟走出致富路、过上好日子,重要的是“建好党支部、选好的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新时代,郝家桥老模范焕发新生机,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离不开一个有担当、能战斗的村党支部。在党组织带领下,敢为人先的农村楷模郝家桥正满怀信心向着下一个奋斗目标迈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