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整治“食堂吃喝”须“刮骨疗毒”
临近“五一”,北京多区县纪委陆续出台“节日禁令”。在部分区县出台的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的“节日禁令”中,特别提出了对“食堂吃喝”现象的整治。北京市纪委也表示,北京市常规的反“四风”明察暗访今年已经覆盖到了包括街道办事处在内的机关单位食堂。在“五一”期间,监督检查力度还将加大。(4月24日《新京报》)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公款吃喝已成了过街老鼠,整治成效明显。不过,总有一些人舍不得放弃“舌尖上的腐败”,玩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躲猫猫”、“玩潜伏”游戏,部分内部餐厅、单位食堂受到领导们“格外关照”,包厢装修考究,厨师手艺出众,吃喝标准不减,还少了围观的眼睛,吃起来放心。
有媒体曾列举了单位食堂吃吃喝喝的种种“好处”:一是吃喝场所隐蔽,较之高档酒店、私人会所,被人偷拍和曝光的几率相对较少;二是饮用酒水隐蔽,吃喝时可将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的商标撕下,或装进矿泉水和一般米酒瓶子,外人无从知晓“玄机”;三是食用菜式隐蔽,虽然没有鲍鱼、鱼翅等“海味“,但却有土鸡、土蛋等本地“山珍”;四是结账方式隐蔽,少了过往报账的麻烦。
这表明,一些单位食堂已变身公款吃喝的“避风堂”,成了机关聚餐的新场所。在“新华社发布”微博账号发起的内部食堂吃喝风调查中,大量网民为此“吐槽”,曝光了一些变相吃喝怪招和丑态。反“四风”,不能让单位食堂成为“死角”,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对这一公款吃喝的新场所、新动向给予高度“关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市纪委重拳整治“食堂吃喝”现象,顺民意,得民心。
遏止公款变相肥吃海喝,尤须做好“治本”文章。不论公务宴请如何“隐身埋名”、转战单位食堂,也不论是喝茅台先撕商标或直接把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都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最终都要归结到“公款买单”上。因而,严格限定预算比例,用天衣无缝的制度扎紧公共财政的“钱袋子”,同时将公款吃喝纳入刑法范围,依法缝住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者好吃、贪吃的嘴,才是绝招。
“五一”将至,又将迎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四风”反弹的高发期。当务之急,不仅要提前打好“预防针”,将监督的“探头”伸向单位食堂,也要顺藤摸瓜,杀几只热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顶风作案的吃喝“猴子”,以儆效尤。如此,中央的“八项规定”才不会成会“橡皮泥”,百姓深恶痛绝的“嘴上腐败”才会遇到真正的“天敌”,纳税人的银子才不会被白白打水漂。
文/高福生